本文來自中國電子報、電子信息產業網

  作者: 盧夢琪

  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擬到數字、從無線到有線、從地面到衛星、從標清到高清再到超高清……經歷了一系列技術的迭代更新和發展變革,高清頻道即將成為電視主流播出模式。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印發了《廣播電視技術迭代實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推動高標清同播向高清化發展,縮短同播過渡期,逐步關停標清頻道。計劃到2022年年底,基本實現中央和省級衛視節目在直播衛星高清同播。傳輸播出領域的全面高清升級,將進一步助推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

  推動高標清同播向高清化發展

  《方案》明確貫徹落實《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按照「4K先行、兼顧8K」的總體技術路線,推進超高清視頻技術創新和應用,促進4K/8K超高清視頻產業迭代創新和融合發展。

  推動高標清同播向高清化發展,縮短同播過渡期,逐步關停標清頻道。完善4K/8K超高清視頻技術標準體系,加快推進關鍵技術標準制定。加強4K制播能力建設,建立以雲計算為技術支撐的4K雲制播及特效服務平台,增強內容供給。推動有條件的廣播電視台,在不增加現有頻道的基礎上,開播4K頻道,開展8K制播試驗,服務重大活動、綜藝和體育賽事等。

  《方案》還致力於加快推進直播衛星電視節目高清化進程,推動衛星直播業務向超高清演進。開展高清節目同播,計劃到2022年年底,基本實現中央和省級衛視節目在直播衛星高清同播,推動其他省級頻道和少數民族語言節目高清同播。要實施高清同播集成播控系統擴容和改造,實現中央和部分省級衛視頻道在直播衛星高清同播。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朱詠雷指出,要推動直播衛星平台高清節目同播相關工作內容納入「十四五」發展規劃,爭取將高清電視納入基本公共服務。探索實施4K超高清電視節目傳輸覆蓋,推動直播衛星在5G、應急等領域的試點和應用。

  超高清視頻產業專家向記者表示,此次高清頻道、高標清同播的大力推進普及,將從內容生產、網路傳輸等環節助力進一步邁向超高清時代。而從廣電角度來講,應該要加快高清電視節目採集、製作、播出系統建設;同時要遵循高標清同播技術規範,確保技術質量;進一步增加高清頻道播出,加強高清頻道入網傳輸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文華建議,在網路傳輸端線性頻道方面,不宜再擴展線性4K頻道,需要優化現有線性頻道資源。例如面向城市區域,衛星傳送關停SD,停止SD/HD同播;有線前端、IPTV前端制定適配關停計劃,過渡期內可採用HD轉SD方法播出。面向農村區域則應全面升級直播星SD機頂盒為HD/4K機頂盒。

  向4K超高清和高清電視節目同播邁進

  在高標清同播的基礎上,當下已經進階到4K超高清、高清電視節目同播階段。在全力發展4K超高清視頻產業的同時,也要兼顧高清電視節目的播出。在2019年國慶70周年慶典活動直播中,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採用4K超高清、高清電視節目同播的方式,是國際上首例在大型慶典活動中採用4K超高清、高清同時直播的成功案例。

  目前總台正穩步推進2022年北京冬奧會賽事轉播的各項準備工作,並計劃2020年採用4K超高清和高清同播方式開播4K奧林匹克、紀錄片等頻道,以滿足全國廣大地區用戶的多樣化需求。

  然而,4K超高清、高清電視節目同播的技術難點在於4K超高清(4K HDR)電視相對於高清(HD SDR)電視,解析度提高了4倍,亮度指標增強了10倍,色彩豐富度增加了1.5倍。

  據了解,在4K超高清、高清同步播出時,通常由轉換器進行4K HDR和HD SDR之間的相互轉換,轉換過程涉及動態範圍HDR和SDR、色域BT.2020和BT.709之間的映射關係。在轉換過程中既要保證4K超高清、高清節目的畫面視覺效果,還要避免由於上下轉換帶來的亮度過高或過低、彩色失真等安全播出隱患。這使得4K超高清和高清節目同播遠高於高清和標清節目同播。

  廣東廣播電視台技術管理部主任林小海向記者表示,目前比較成熟的4K節目生產工藝基本上是「保高清、兼容4K」的製作模式,在實踐中具有積極意義,但也存在問題,就是多版錄製、分版製作大大增加了投入、降低了製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約了對4K超高清的推動。因此,明確4K超高清兼容高清製作規範,開展超高清和高清同步製作工作,盡量減少超高清製作帶來的額外成本,併兼顧保障超高清和高清節目的技術質量成為重中之重。

  林小海指出,從制播角度看未來的發展思路,在提高4K節目生產質量的同時,通過兼容(兼容製作)、融合(融合制播分發)和協同(協同內容和終端鏈條)等手段破解超高清發展中的難點和瓶頸,同時充分利用5G等新技術手段,助推超高清發展,從而構建起良性的超高清生態環境,形成可持續發展之路。

  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更上一層樓」

  2019年年初,工信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印發的《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提出,到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有條件的地方電視台開辦4K頻道,不少於5個省市的有線電視網路和IPTV平台開展4K直播頻道傳輸業務和點播業務,實現超高清節目製作能力超過1萬小時/年。到2022年,4K頻道供給能力大幅提升,有線電視網路升級改造和監測監管系統建設不斷完善,實現超高清節目製作能力超過3萬小時/年,開展北京冬奧會賽事節目8K制播試驗。

  兩年來,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部省合作機制已經建立,廣東、北京、上海、安徽、湖南、四川、重慶、江蘇、浙江、福建、青島等11個省市制定出台了差異化的地方行動計劃。今年5月,工信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共同制定發佈了《超高清視頻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0版)》。今年9月,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發佈了HDR團體標準。

  目前,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已經形成終端先行發展、前端設備逐步突破、內容供給初具規模、行業應用日漸興起的良好態勢。據工信部數據,今年1—9月,國內市場銷售4K超高清電視2079萬台,佔國內市場電視銷量近70%。目前,國內主流電視廠商均已推出8K電視旗艦機型。我國已經批複開通5個4K超高清電視頻道,出現一批4K超高清OTT頻道,4K超高清內容供給漸成體系。超高清視頻與5G、人工智慧、虛擬現實、雲計算等新技術融合,已經在廣播電視、文教娛樂、醫療健康、安防監控、工業製造等重點領域形成應用案例。

  丁文華院士表示,未來,應從基礎設施突破創新、內容應用突破創新、技術生態突破創新三方面,培育超高清視頻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本文來自: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01214/37141126.html







板橋離婚證人三重離婚證人蘆洲離婚證人中和離婚證人新莊離婚證人







新店離婚證人三重離婚證人中和離婚證人蘆洲離婚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grampna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